参考书籍 考试题型 学科排名
考试科目 专业方向 报考条件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分数线
就业前景 复试调剂 经验分享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简章 专业目录 报录比例
院系介绍 名师风采 复试试题
背景:
阅读新闻

历史学考研题型:名词解释及技巧

[日期:2011-09-29] 来源:博仁教育  作者:lhj [字体: ]

  名词解释是历史学统考题的四种题型之一。通常,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的名词解释一般是8道,每题10分,共80分;这些名词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顺序依次开展,分布情况不确定。博仁历史学考研辅导总结多年的辅导经验,对历史学考研名词解释给出以下指导,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虽然,从分值上看,名词解释所占的比例并不是最大的。但事实上,名词解释则是整个考题的核心题型。我们可以在其他几个题型中看到名词解释的变形。由于选择题考的比较具体,有些可能准备不到,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可以被名词解释准备到的。比如,2010年的第五个选择题问哪个明朝皇帝有两个年号,如果准备过“夺门之变”的考生就一定不会选错答案。而材料题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例如,2010年的两道材料题中,实际上包含了对于“十四点原则”和“摊丁入亩”这两个名词解释。简答题就更不用说,大部分的简答题就是对名词解释的重新整合或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的概述。像是2010年简答题的最后一道就是考察了“日本自由民权运动”这个名词解释;而第一个问答题西汉诸侯国问题,也包括了“七国之乱” “推恩令”“酎金夺爵” “左官律”“附益法”等名词解释。
  不仅如此,名词解释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我们可以准备到的、并且能够保障的基本分。也就是说,名词解释的准备比较牢靠,你准备到了,就写得出;没见过,就的不了什么分,没有太大的灵活性,也不需要像简单题或者材料题那样在考场上临时做一些总结和联系。
  由于上述名词解释的重要性,我一直要求学员在第二轮复习中自己总结名词解释。总结的过程中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由于名词解释的考查范围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多个方面,像是政治、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所以在总结时要做到全面,不可偏废。往往大家更重视政治和经济内容,但是从考试真题来看,考察的内容在各个方面分布逐渐均衡。以10年的考题为例。军事有北府兵,经济有青苗法,弗莱明就偏科教文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则属于对于史学基础的考察,其余多和政治相关。
  二、名词解释的总结要求符合规范。因为是统考,所以考题的评判有着固定的标准。鉴于是踩点给分,所以我们必须保证自己总结的名词解释是能被采到分的。目前流行将名词解释的总结说成“三段论”或者是“五段论”。不管是哪一种总结方式,都应该包括固定的几个方面的内容。以事件的名词解释为例,依次是性质,背景,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涉及的人物,它造成的影响及对它的评价。名词解释的规范还可以参照辞海,不是背辞海,是看辞海介绍词语时的步骤。
  三、总结的名词解释的内容尽量准确简洁,逻辑清晰。因为考试的时间有限,不能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名词解释的解答上。而且就像第二点中提到的,按照规范总结出来的名词解释包含那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可,无需展开详尽叙述。一般一个名词解释控制在5-7句话,150字左右。当然,对于重大事件来说,我们在总结时可以按照名词解释的步骤,但是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对相关部分进行一些扩展和深入。
  最后,要指出的是,大家在考场上如果碰到没有准备过或者是记忆不清的名词解释时,一定要尽量作答。先是由它在名词解释这道大题中的位置判断它的历史时期。例如,第一道名词解释肯定是属于中国古代史内容的。然后,自己现场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总结。这样即使不准确,也会得到一定的分数。
  以上,就是我对名词解释总结和解答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给大家一定的帮助。博仁历史学考研祝各位考生复习顺利,考研成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h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